貴陽學院工程訓練中心新工科智能制造實驗班
2019-05-07
貴陽學院2018年3月獲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,2018年7月組建“新工科智能制造實驗班”,以實際項目為載體,將學生之前所學的課程主干內容進行關聯和集成,從系統觀角度培養學生綜合能力,強調知識點、能力點與素質點的有機結合。

此次實驗班所做項目為某公司要按照智能制造標準設計三條生產線,分別為七巧板、坐式臺燈、工藝品生產線。要求具體如下:
1、客戶通過APP設定各參數后下單;
2、MES系統接收到訂單,生成生產任務排產;
3、3D打印機打印素材;(如有機床,則配上AGV);
4、素材進入對應產線通過視覺功能進行分揀;
5、各素材進行相應處理(如打碼、打磨、搬運、裝配等);
6、成品進行包裝、堆垛;
7、系統看板對全流程進行展示、控制。
實施平臺——智能制造系統教學平臺
一套以工業機器人應用為主,配置立體倉庫和物料輸送小車,采用離散工作單元設計的可變組合的智能制造系統。

平臺支撐的課程:機械設計基礎、機械制造基礎、機電傳動控制、液壓與氣動傳動、傳感與檢測技術、C語言程序設計、PLC原理與應用、工業網絡技術、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、Python程序設計、機器視覺與圖像處理、工業機器人技術及應用、物聯網技術及應用、智能工廠系統集成技術
平臺實踐項目:
機械類:認識機器人工作站、工藝分析與工裝夾具設計、工件加工流程設計、工件制作裝備選型、生產線布局、制定車間作業計劃
控制類:機器人工作站電氣控制原理設計、機器人工作站編程調試、生產流程設計與優化、數字化倉庫控制程序設計、生產線聯合運行調試、MES系統配置與調試
綜合類:智能工廠規劃、改造項目1-RFID系統植入、改造項目2-MES系統配置與調試
項目實施方案
(1)學生組成:2015級學生共20人,5組,每組機械方向專業2人,電子方向專業1人,軟件方向1人。
(2)師資配置:每組配備校內工訓導師1名;按訓練內容為實驗班配備機械設計、電氣、軟件等方向工程師6名。
(3)學習資源:線上學習資源;虛擬仿真軟件;線下實操設備;技術討論專區提供學習資料
(4)訓練周期:以工程能力訓練代替畢業實習,訓練周期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
實驗班以OBE教學理念為指導,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方式,推進工程項目式教學,突出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培養,對標工程教育認證要求,實施過程性評價,教務處和招就處對實驗班畢業生實施五年工程能力情況追蹤。
項目流程

項目實施過程

畢設報告會現場

項目成效
